濮经开党政办〔2023〕20号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的通知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
关于印发《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筹备组),区直各单位:
现将《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3年7月25日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制造业倍增行动(2023—2026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区战略,加快构建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制造业投资和产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等实现倍增,推动我区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制定如下行动。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抢抓国家战略聚焦河南重大机遇,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大力实施制造强区战略,推动经开区制造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开区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通过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2年内制造业招商到位资金实现倍增、3年内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实现倍增、4年内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倍增,促进制造业实现供给提升、韧性增强、全面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1.制造业招引大幅跃升。2023年,全区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0%以上;2024年,全区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区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达到80亿元以上。
2.制造业投资和产能快速增长。2023年,全区制造业投资增速35%以上、产能增加35%以上;2024年,全区制造业投资增速30%以上、产能增加30%以上;2025年,全区制造业投资规模和产能均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区制造业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产能达到550亿元以上。
3.制造业总量持续壮大。2023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0%以上;2024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8%以上;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24%以上;2026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二、重点任务
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围绕“四大坚持”,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制造业投资和产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等实现倍增,加快构建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体系。
(一)坚持“引进+培育”,引育优质企业项目,扩大制造业规模
1.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紧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特点和转移趋势,高标准谋划、包装、发布一批高质量招商项目,每年新谋划招商项目100个以上。聚焦上海华谊、科隆集团等企业,落实高层调度、大员上阵、二分之一工作法,发挥产业招商专班等作用,用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技术创新峰会等招商载体,形成“天天招商、周周推进、月月签约、季季开工”招商格局。到2026年,每年新招引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超6个。
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各乡(镇、办)
以下任务均需各乡(镇、办)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工作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制造业投资倍增的主抓手,压茬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形成签约项目加快落地、落地项目加快开工、开工项目加快投产的长效推进机制。加快推进惠成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落地实施,巩固企业在顺酐酸酐衍生物市场优势地位。确保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按时达产达效,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力争2023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加快联鑫化工烯烃单体综合利用及下游新材料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产值均突破30亿元。推动奥博特环保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快速建设,力争2025年产值均突破40亿元。
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招商局、区工信局
3.放大“专精特新”企业优势。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机制,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头雁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到2026年,力争新增“股上市”企业1家、优质中小企业15家、制造业头雁企业4家,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8家。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财税金融工作局、区经济发展局、区市场监管分局
(二)坚持“转型+增效”,全面升级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效益
4.快速发展壮大“两能”产业。围绕构建“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条,重点推进中氢能源氢气纯化综合利用、中原石化PSA制氢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宗惠氢气,有效带动周边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聚焦人工智能产业,推进5G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派亚尼尔智能化协同创新生态项目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2024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到制造业投资增速2倍。
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工信局、区招商局
5.全力提速扩能“四新”产业。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着力推进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联鑫化工烯烃单体综合利用及下游新材料、雷佰瑞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奥博特环保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实施,带动新兴产业能级提升。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2倍。
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工信局、区招商局、区安监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筹备组
6.全面提质升级传统产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围绕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制定技术改造路线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延链发展,构建新老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布局。围绕重点企业和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谋划项目,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应用。聚焦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资源利用高效化、区域经济循环化,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持续推动绿色化改造升级。到2026年,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达2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智能车间(工厂)5家,争创绿色工厂5家。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7.夯实产业提质增效基础。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落实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等相关支持政策,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五新”一体协同生态。实施商标品牌培育工程,年均注册商标300件左右。聚焦“设计河南”“标准河南”建设,建成工业设计中心1家,年均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2项。年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5场次以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分局、区工信局、区经济发展局
(三)坚持“科创+研发”,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激发制造业活力
8.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发挥省生物基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产业研究院引领带动作用,探索推行“研究院+创新平台+合作项目”运行模式,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加强同中国石化联合会、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合作,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6年,制造业领域每年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家以上,每年新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突破2项关键技术难题。
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工信局
(四)坚持“集群+链式”,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加速制造业集聚
9.大力推进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聚焦项目建设,围绕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每年实施产业项目不少于5个,年度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建成公共管廊、专用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每年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个、公用工程项目3个,实现集中供气、供热、供水,促进企业间能量和物料循环利用,助力新型化工基地向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变。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经济发展局、区市政环卫局
10.聚力提升开发区能级。围绕“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产业定位,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发展后劲。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融入省、市重点新兴产业链条布局体系,积极创建省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分行业抓好土地集约利用、亩均产出等标准体系落实,提高土地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到2026年,力争制造业营收突破500亿元。
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招商局
11.培植良好产业生态。聚焦新材料等9大产业集群和高端精细化工等17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双长制”作用,动态梳理产业链图谱,打造一批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链主”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加快形成循环产业体系。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同破解科技创新、投资融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等瓶颈制约与共性难题,推动产业链企业之间研发、投资、生产、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优势互补,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上下游协同产业生态。到2026年,力争培育4家左右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
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经济发展局、区招商局、区安监局、区财税金融工作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筹备组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定期研究倍增行动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出台配套考核办法和激励政策,压实各方责任;各成员单位、责任单位要围绕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二)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制造业流动,落实控制降低生产要素价格政策,提高要素保障可靠性、稳定性,全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制造业投融资机制,加大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中央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优先支持有股权融资需求的制造业企业与天使风投创投基金合作,助力企业突破投融资瓶颈。强化用地保障,全面推广“标准地+承诺制”,加大“标准地”供给,优先保障制造业项目用地需求。推行模拟审批、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模式,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间。瞄准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两方面需求,落实落细“1+14”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权益保障配套政策,提高紧缺人才吸引力。
责任单位:区财税金融工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区环保局、区组织人事劳动局
(三)优化惠企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能力作风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等活动,发挥首席服务员、助企干部作用,落实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制造强区的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区纪工委、区组织人事劳动局、区工信局、区经济发展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筹备组